厦门市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发展应急产业,是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催生新的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我市应急产业发展,抓紧补短板、强功能、建机制,进一步提高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关于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示范应用为重点,以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优化应急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拓展新领域、培育新业态、打造新空间,努力将应急产业打造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建立更加高效安全可控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发展目标
培育发展现代科技应急产业,到2025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研发制造能力,建立1个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培育20家以上国内领先、创新力强的应急产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厦门制造”应急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辐射带动周边的应急产业集群,将我市应急产业培育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大幅提升,创建一批应急服务平台和应急信息化示范工程,探索建立集协调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理于一体的全天候危机应对中心,提高应急服务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服务水平。
二、重点领域
围绕国家明确的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等重点方向,结合我市优势产业和市场需求,制定发布重点领域指导目录,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一)信息安全与智能安防业
1.发展重点: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产品,包括发展交通安全、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火灾监测等监测预警系统;以及应急产品设计、解决方案等。
2.园区载体:软件园二、三期等。
(二)生物技术与公共卫生安全业
1.发展重点:依托现有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利用核酸检测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光学检测技术等手段,研发能够兼顾常规使用和应急保障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重点发展突发传染病检测和疫情防控技术、产品等;重要应急医用物资,如医用呼吸机、心电监测仪等;基于生物技术的赤潮、水华等水污染检测产品;动物疫情防控检测技术和产品等;针对食品中违禁添加物、兽药、抗生素、真菌毒素、食源性微生物、肉源性鉴别等指标,开发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2.园区载体:海沧生物医药港等。
(三)应急装备与物资生产业
1.发展重点:依托机械装备产业技术和产品优势,重点发展救援处置产品,包括公安防备设施、负压救护车、高空破拆抢险智能机、智能防疫工作站、室内消毒机器人、举高喷射消防车、应急不间断电源等;预防防护产品,包括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护目镜和红外测温仪等防护物资产品生产,方便食品等生活物资产品生产,帐篷等救灾物资产品生产。
2.园区载体: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等。
(四)应急服务业
1.发展重点:依托厦门市应急管理协会、集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等力量,重点发展事前预防服务,包括风险评估服务、隐患排查服务、消防安全服务、安全管理咨询、安防工程服务等;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应急产业相关会议、展会、论坛;工程抢险、航空救援等社会化救援;应急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等。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施行普惠性政策与重点技术研发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在应急产业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我市应急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应急产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着力突破一批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尽快缩小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引进国内安全应急科技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相关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培养安全应急科技领军人才和顶尖创新团队。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导航,注重知识产权布局及其产业化。鼓励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应急产品和服务认证机构健康发展。(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建立应急产业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具有研发制造、设备成套、工程实施和运营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依托厦门应急管理协会组建应急产业创新协作联盟,充分发挥联盟作用,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制定、技术咨询等服务。引进安全应急科技优势企业与促进本地应急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并重,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一批应急产业创新应用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打造应急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场景”“全生态”的应用示范,积极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对列入市级及以上重点联系企业名单的企业在应急产品研发生产、应急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统筹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应急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促进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三)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依托火炬高新区、海沧生物医药港等载体和龙头企业,研究设立应急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智慧安防、公共安全应急物联网和安全应急服务新业态等应急示范基地,聚集各方面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安全谷”。支持申报国家(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和项目。将应急产业纳入我市重点招商对象中,加大对目标企业的引资力度。开放应用场景,试点部署“大数据+应急”、“AI+应急”为基础的城市安全应急大脑,开展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高危企业、高层建筑、超大综合体、环境安全、海洋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监测物联网应用,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四)促进双向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我市“政、产、学、研”军地双向融合发展平台优势,围绕应急服务保障需求,积极搭建平台,加快军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进程,加强与军队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及军工央企的合作对接,促进双向融合产业向应急产业辐射发展,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及产品为我市应急产业布局服务,不断提升我市应急产业发展水平。鼓励我市双向融合企业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军用产品和技术向应急领域转化。鼓励和支持优势民用应急技术及产品进入国防领域,推进我市应急产业在国家大安全、大防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各区政府、自贸区、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应急管理高端人才。支持集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鼓励应急产业企业与各高校联合举办应急管理、应急产业相关专业或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大力培养应急产业专业人才。研究建设应急演练与培训体验中心,提升培训和专业演练水平,让厦门成为专业人才和应急指挥体系培训第一城。探索建设专业的社会化应急管理服务平台,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解决基层单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难题。(市应急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六)提高应用服务水平
建立应急企业产品和服务供给清单,推广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脸识别系统等先进应急技术和产品,提高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创新安全应急服务模式,重点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健康管理服务、消防安全托管、工业安全托管等社会化服务,以及大型应急救援装备租赁等多元化服务。加强综合救援、专业救援和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引导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危机公关、紧急疏散、公众情绪疏导等应急服务,增强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大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培育市场需求,推广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应急产品储备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专用产品充足到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七)开展对外交流协作
争取有关部委支持,举办“中国应急管理大会”,并力争把我市作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推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相关产业园区联动合作,探索打造应急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学术研究管理智库等。综合闽西南五市资源互补优势,开展应急产业联合招商,推动闽西南应急产业协同发展。支持我市应急产业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合作,提升我市应急产业研究水平。积极发挥应急管理协会、智慧应急研究中心等社会组织和专业科研机构力量,搭建应急产业国际交流平台,举办国内国际应急产业领域的重要会议、专业展会、论坛等活动。支持应急产业企业和优势应急产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海外市场发展。(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自贸委、火炬管委会等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市级应急产业促进领导小组,抓好顶层设计、政策整合、招商引资和统筹协调。成员由市发改委、工信局、应急局、科技局、人社局、卫健委、火炬管委会等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协调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制定推进方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大扶持力度
落实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各项金融财税政策,加大资金、用地、人才、科技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应急产品、服务在我市示范应用。统筹运用物资储备专项资金,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选择相关企业承担应急物资储备任务。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补偿制度,对征用生产企业的应急产品、救援装备等及时予以补偿。
(三)拓宽融资渠道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等投向应急产业。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按市场化方式设立应急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应急产业项目投资力度。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资质良好、管理规范的应急产业企业提高担保额度,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应急产业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应急产业企业在国内外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四)培育应急文化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训,培育安全风险与应急准备意识、法治意识,形成长期导向的应急价值观。加强大中小学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丰富安全教育知识。优化社会协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标准规范体系,促进应急工作规范化。培育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市场,建设应急文化体验中心等,丰富公众应急体验。